百盛联合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ICP备13019429号-1
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下,各省份最近密集推出庞大投资计划。不仅如此,推出新一轮大规模基建的呼声也在不断增长。据报道,7省市一共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。
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认为,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,推出“新基建”,有助于稳增长、稳就业,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,提升长期竞争力。
7省推出25万亿重点项目
2月23日,在云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,云南省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处处长郭金华表示,2020年,云南将推出525个重点项目,总投资约5万亿元,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阶段发布投资计划的省份不只云南。自春节后各地陆续复工以来,多个省份发布了2020年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。
2月20日,河南省发布980个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,总投资3.3万亿元,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8372亿元,涵盖了产业转型发展、创新驱动、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、生态环保、民生和社会事业六大领域。
2月25日,福建省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印发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》,确定2020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1567个,总投资3.84万亿元。其中在建项目1257个,总投资2.97万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5005亿元;预备项目310个,投资0.87万亿元。
而在春节前,四川、重庆、陕西和河北等省份已经发布了本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。2020年,四川省重点项目700个,计划总投资约4.4万亿元,年度预计投资6000亿元以上;重庆市重大项目1136个,总投资2.6万亿元,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76亿元;陕西省重点项目600个,总投资3.38万亿元,年度投资5014亿元;河北省重点项目536个,总投资1.88万亿元,年计划投资2402亿元。
基建投资或成收官年重要动力
在疫情冲击之下,消费增速下滑明显,而出口受全球经济放缓以及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影响,也难以发挥支撑经济作用,经济短期恢复到正常增速仍然需要依赖投资。
而固定资产投资的三个主要领域是基建投资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制造业投资。考虑到制造业是中间行业,房地产受疫情冲击,销售回款下降导致资金链不足,投资短期难以明显回升,需求回升可能主要依赖于基建。
2020年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,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,政策重新强调经济增长目标。近期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国常会均要求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,因而政策面上也有用基建来稳定经济增速的倾向。
2020年基建投资将高位运行
当前,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始加码。2月11日,财政部发布消息称,近期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480亿元,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80亿元、专项债务限额2900亿元,这一举措很大可能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。加上2019年11月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务额度1万亿元,共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.848万亿元。
据相关人士称,预计2020年专项债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,全年规模将 超3万亿元。由于去年国务院提出“专项债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房地产相关领域”,预计今年专项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会从往年的20%提升到60%~80%。
交通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按照1月召开的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显示,2020年,交通运输将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,公路水路投资1.8万亿元,民航投资900亿元。按照这一数据计算,2020年全国铁路、公路水路、民航的投资总额将会达到近2.7万亿。
来源:西南证券研究所、中国经营网、新华网等